发布时间:2025-06-12
2025年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焕新升级的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正式“开张”,一场融合国际视野与海洋特色的“蓝色盛宴”在此启幕。历时一年精心扩建改造的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实现了从内到外的华丽蜕变。展陈面积由700平方米大幅扩展至1500平方米,全新规划五大主题展...
发布时间:2025-06-10
蔚蓝大海上的贻贝,让舟山有了新的交易点。近日,嵊泗县检察院与嵊泗山海奇观海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厚壳贻贝司法蓝碳认购协议,以5万元“买下”嵊泗厚壳贻贝养殖惰性有机碳汇量500吨。这是舟山首单探索“司法蓝碳”模式修复生态的首宗交易。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固定、储存在...
发布时间:2025-06-10
6月6日,在宁波产权交易中心的见证下,浙江省嵊泗县检察院与嵊泗山海奇观海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浙江海洋大学签订嵊泗厚壳贻贝司法蓝碳认购协议,以5万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认购500吨嵊泗厚壳贻贝养殖沉积惰性有机碳汇。这标志着全国首例依托司法程序完成的贝类养殖沉积惰性有机碳汇交易在浙江诞生。“沉积碳”是海洋中...
发布时间:2025-06-10
日前,舟山市检察机关以购买“蓝碳”+生态修复补偿方式,成功调处一起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当事人以12.29万元自愿“买下”嵊泗厚壳贻贝养殖惰性有机碳汇量1229吨,完成了全省首笔厚壳贻贝碳汇项目认购。按照协议,嵊泗县枸杞乡2024年全域厚壳贻贝养殖蓝碳产品同步成功登陆宁波产权交易中心。2024年8...
发布时间:2025-06-10
红绸落下,东海珍稀软骨鱼类标本在特制玻璃瓶中静静悬浮,幽蓝的光芒仿佛将深邃的海底世界瞬间点亮。2025年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焕新升级的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正式“开张”,一场融合国际视野与海洋特色的“蓝色盛宴”——浙江海洋大学“世界海洋日·中意合作在行动”暨全国...
发布时间:2025-06-09
经过一年的扩建蜕变,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在6月8日以全新的面貌与大家见面了。展陈的空间从700余平方米扩容到了1500平方米,展陈的海洋生物标本也增加到了2000余种、2万余件。(相关链接:https://zhoushan.tidenews.com.cn/webDetails/video?id=15730716&tenantId=92
发布时间:2025-06-09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馆长陈健从事海洋生物多样性教学和研究十余年,始终牢记“向海图强”使命,带领学生社团将海洋科普传向全国十余省市地区。在他的带领下,校海洋科普馆成功打造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相关链接:https://zhoushan.tidenews.com.cn/webDetails/video?id=15730614&tenantId=92
发布时间:2025-06-09
红绸落下,东海珍稀软骨鱼类标本在特制玻璃瓶中静静悬浮,幽蓝的光芒仿佛将深邃的海底世界瞬间点亮。2025年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焕新升级的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正式“开张”,一场融合国际视野与海洋特色的“蓝色盛宴”在此精彩启幕。新馆启航,科技赋能科普新体验开馆仪式...
发布时间:2025-06-08
浙江海洋大学立足东海渔业资源修复与海洋生态保护主战场聚焦岱衢族大黄鱼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打造了多项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助力“海上粮仓”重建学校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东海渔业资源一体化修复与海洋牧场构建技术”项目促进了东海大黄鱼生态修复从“增殖放流”迈入“智能育种”“智慧养殖”新阶段通过打造智慧海洋牧...
发布时间:2025-06-08
“一直以来,国内外学界对于贝壳是否可以纳入蓝碳体系,以及贝类养殖究竟是碳源还是碳汇存在很大争议。”浙江海洋大学严小军教授表示。贝类蓝碳争议是嵊泗贻贝项目的最大堵点。为此,浙江海洋大学团队以厚壳贻贝为研究对象,通过同位素标记的微藻培养来追踪贻贝摄食后的有机碳沉积与演变规律,开展了长达600多天的连续室...
发布时间:2025-06-07
浙江海洋大学科研团队经多年研究,创新提出了“贝—藻—菌(3M)”共同体增汇新方案,科学核算出该公司养殖的厚壳贻贝惰性有机碳汇量共计2000吨左右,并形成了《嵊泗县厚壳贻贝养殖惰性碳碳汇核算报告》应用于司法实践。“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关注和探索司法蓝碳工作,在得知浙海大创新碳汇核算成果后,我们立即根据该科...
发布时间:2025-06-06
涉海高校是高素质海洋人才第一资源与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发展海洋科技的主力军。涉海高校要找准在教育强国、海洋强国建设中的使命定位,全面提高海洋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一、构建一流海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涉海高校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海洋拔尖创新人才;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
发布时间:2025-06-03
“从省内看,舟山人口不如萧山一个区,陆地面积不如淳安一个县。”浙江海洋大学教授易传剑分析道,“但放眼海洋,舟山的优势无与伦比。”这里地处中国海岸线中点与长三角经济腹地的交汇处,途经我国的7条国际主航线中有6条穿境而过;280公里的深水岸线资源占全国近1/5,是全球深水岸线最长的城市之一。如何将区位优势转...
Copyright ©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48290号-1 浙公网安备33090202000355号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新城校区) 邮编:316022
电话:(86)-0580-2550008 传真:(86)-0580-2551319